•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方网站

    有一种治愈,由可爱的狗狗带来

    2024-11-25

    2024年11月25日  晶报  版次:A04  记者 徐黛茜/文 受访者供图

    有一种治愈,由可爱的狗狗带来.jpg

    “狗医生”在之前探访深圳招商观颐之家时,有一位叫赖冰莹的阿姨开始非常怕狗,只敢隔着玻璃云撸狗。在活动结束后,阿姨逐渐与“狗医生”成为了朋友。(赖冰莹阿姨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在经过她家人同意后,还是选取这张照片分享出来,让更多人看到“狗医生”疗愈人类的故事。)

    有一种治愈,由可爱的狗狗带来2.jpg

    “狗医生”佐佐

    有一种治愈,由可爱的狗狗带来3.jpg

    “狗医生”叉烧

    有一种治愈,由可爱的狗狗带来4.jpg

    在艺术疗愈机构里,人们在给“狗医生”画像。

      当狗狗成为“医生”时,它会为人类带来怎样的治愈体验?

      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里,时常会有这么一个特别的“医生”团队探访。它们由性格温顺的志愿小狗组成,定期出现在老年人的颐养生活中,通过亲密互动为长者带来温暖和心理慰藉。

      这些小狗被称为“狗医生”,是一项创新性的动物辅助治疗项目,旨在通过与动物的互动来提升长者的身心健康。“狗医生”,或被称为“治疗犬”,正是这种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治疗焦虑、痴呆、孤独症等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目前,深圳约有40只在职的“狗医生”。在深圳,“狗医生”一个月大概会进行4至5次探访。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紫飞语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深业颐居养老中心、宝安心星园行为训练中心等都是“狗医生”项目的定期探访机构。

      此项目由亚洲动物基金创办人谢罗便臣女士1991年发起。所有能成为“狗医生”的志愿小狗都已进行过免疫(包括狂犬疫苗和传染病疫苗),并通过了亚洲动物基金专业人员对其性格及服从能力严格的评核,以及兽医进行的健康检查,并且每次探访活动都有专职工作人员全程监控确保安全。严格的测试和监控程序保证了“狗医生”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在市养老护理院,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对记者说,和“狗医生”相处会感到很轻松,狗狗们的感情很纯粹,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狗狗的陪伴能为长者提供有力的情感支持,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上岗之前:线上+线下沟通考察

      “狗医生”们并不是像人类一样需要每天上班的,要等每个人的定期活动报名链接发出后,去争取上班的机会。不过和人类一样,它们有自己的家。

      “叉烧”是一只边境牧羊犬,已经是上岗1年半的“狗医生”,目前参加过2次线下的项目活动。它的主人豆泥介绍,知道“狗医生”项目是因为有朋友是这个项目的志愿者,但当时“叉烧”只有6个月大,还没有达到申请的年纪,“对于狗狗,有几项硬性指标达到才能申请成为‘狗医生’,比如需要超过2岁,并且已绝育。”除此之外,还有同主人共同生活超过半年,已注射传染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已经办理养犬登记证。

      豆泥介绍,在提交申请资料后、正式线下面试前,工作人员还会有一轮线上沟通考察,“在线上沟通了快2个小时,问的问题特别详细,比如每天的遛狗频率,每一次多久,狗狗一天吃几顿,每次吃的量大概是多少,基本覆盖了狗狗日常生活的细节考察。”虽然这是一次对于狗的考察,但其实也是对主人的审核,“问题问得这么细,也能考验主人是否对宠物足够了解,是对狗狗的稳定情况进一步确认。”

      电话筛选通过后,就是线下考试,考官会观察狗见到主人、陌生人和其它小狗时的态度。同时会进行基本健康检查,然后模拟今后实际探访活动中狗狗可能遇到的情形来对狗狗进行全面性情测试。狗狗在面对这些情形时的表现应该是温顺友善、镇定轻松、乐于接受陌生人的接触,不害怕、不紧张、没有攻击倾向的,这样的狗狗就有可能通过考试。还需要考察狗狗对主人的服从性,能在主人用狗绳牵引下安静镇定地行走,并且服从主人的基本指令。面试官会做一些触摸狗狗的动作,观察狗狗的反应。

      在通过“狗医生”考试后,豆泥带叉烧参加的第一次线下活动是与小朋友们接触,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与狗正确相处,“那次活动加上叉烧,一共有两只边牧,另一只年龄较大,所以与叉烧对比,就会显得更加成熟、稳定。”豆泥表示,平时会有许多线下活动,每次都会有狗狗报名,但不是每一次都能被选上,“会根据活动的对象,对狗狗有一定的筛选与安排。”

      当问及为什么想让自己养的狗成为“狗医生”时,豆泥的回答是:“之前了解到的是这些狗狗会去陪伴孤独症儿童,就想去申请这个项目,让叉烧也可以做一些对这个世界有贡献的事情,还有一点是,也增加我们之间更多的回忆。”而狗是否愿意出门上班呢?豆泥从叉烧的肢体语言看出来的是,“狗狗很开心!”

      辅助治疗:源自动物安静的陪伴接纳

      “狗医生”属于动物辅助治疗项目之一。动物辅助疗法(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是指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选用合乎条件的动物参与治疗,通过动物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心理治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其在治疗抑郁症、焦虑、注意缺陷障碍、痴呆症、孤独症等方面疗效很好,在国外已有诸多利用动物抚慰患者,帮助患者康复的案例。

      亚洲动物基金“狗医生”项目自1991年在香港启动。项目发起人谢罗便臣在当时养了一只金毛犬Max,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特别接受宠物狗的存在,大家的观念都是猫狗是脏的,会咬人抓人。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狗狗可以带给人类心理上的抚慰,而Max是一只非常理想的情感抚慰犬,性格温顺、情绪稳定,她决定做点什么。

      她当时联系过许多医院、养老院、康复中心等等,都被拒绝了,非常意外的,有一家儿童医院同意可以带狗去儿童花园活动一小时。就这样,1991年8月,项目的第一只“狗狗医生”Max,在香港完成了它的第一次探访。

      项目于2004年正式进入内地,从成都、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始复制推广。截至2022年,共有超过460只狗狗在通过了严格考试选拔后成为“狗医生”,其中超过170只仍然“在职”。

      2022年9月,成都市四医院开展动物辅助团体治疗,这是国内首次将治疗犬只应用于精神科心理治疗。工作人员陈佳佳在活动中介绍,有些患者失去了对人的信任,而动物可以做到安静地陪伴和无条件地接纳,能够自然地使患者感到亲近。通过抚摸、陪伴、互动,患者会在不知不觉中打开自己的心扉。因此,动物辅助团体治疗的开始会设置一些与狗狗的互动环节,让患者慢慢地卸下心中防备。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动物辅助治疗项目的原因。

      如在一些养老院与老人接触时,动物辅助团体疗法会融入叙事等方式,引导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进一步鼓励长者表达自我。在志愿者的设计下,老人们围成一圈,在与“狗医生”的互动下,在家属的陪伴下,爷爷奶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讲述着以前关于养宠物的记忆,与家属志愿者“狗医生”一起互动交流。特别是患有认知症的爷爷奶奶,在与狗狗的互动中,会出现许多开心的时刻,狗狗们通过独有的方式,唤醒着认知症长辈交流的欲望。

      严格的测试和监控程序保证了“狗医生”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亚洲动物基金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前期的审核流程,在后期活动的前期准备、进行,以及活动后复盘,都保证了“狗医生”项目的安全。据介绍,每年申请“狗医生”的宠物有上百只,但最后通过的数量最多只有10多只。

      治愈流程:或触摸,或陪同锻炼

      “狗医生”到访的活动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治愈流程。

      当到访长者机构时,工作人员通常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狗医生”,以及与小狗接触时需要注意的事情,然后就会介绍当天到访的几只“狗医生”的名字和年纪,让爷爷奶奶们对小狗志愿者有个初步的认识。随后,小狗将会分组走到爷爷奶奶身边,让老人们有机会接触一下狗狗毛茸茸的脑袋,尝试喂它们吃零食、握握手、合照。有特别小型的狗(例如博美犬),志愿者会询问对方想不想尝试抱在身上。一般喜欢狗的老人家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如果有怕狗的长者,志愿者也不会勉强,只会让他们远远观看“狗医生”与其他人互动。有老人看到狗狗那么温顺,最后也会提出想试试摸摸它们。有时候,仅需一次探访,就能扭转这些长者对狗的印象。

      如果到访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也会试着给大家介绍一下“狗医生”,作为暖场。如果小朋友是需要做康复训练的,“狗医生”会陪着他们一起锻炼。有些小朋友的锻炼包含仰卧起坐,据家长反映,平日孩子都不乐意做这个训练,但是知道狗狗坐在前面等他,孩子就会很积极努力地坐起来。如果是探访孤独症孩子,孩子们会对狗狗很好奇,会去观察狗狗,或者摸一下,喂它们吃零食。有些孩子很容易就对狗狗敞开心扉,一下子就喜欢上,然后抱着它们不撒手。有的孩子第一次见到狗会表现得很谨慎,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看着别人互动。不管什么情况,“狗医生”只需要安静地陪伴他们即可。通过考试的“狗医生”天性包容,亲近人类,所以它们对压力的忍受能力比其他狗更强一些,就算有时候孩子们发出高频噪音,它们也可以做到稳定、安静地陪伴。

      探访特殊儿童时,会格外注意一些,尽量不要让孩子们对狗狗做出一些可能会让它们不舒服的行为,要随时留意孩子和狗狗的互动,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每次探访都是1+2的模式,即一只狗狗搭配两个成年志愿者:为每一只“狗医生”配一位辅助义工,这位义工会和饲主一起维持秩序,发现有孩子情绪特别激动,会暂时把狗狗带离,确保不让狗狗或孩子受到伤害。现场还会有机构的老师把控,确保所有小朋友都在安全轻松的气氛下与“狗医生”互动。

      宠物友好:从“狗医生”到“狗教授”

      随着大家对动物的认知越来越全面,加上对于动物的包容性也在提高,动物辅助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应用。

      除了“狗医生”外,有许多组织机构也开始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其中就有动物的参与。2021年5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次将动物辅助疗法引入校园,一批小动物惊现学生活动中心,有猫、兔子、小鸭子等等,让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之余通过与动物的互动减缓学习的压力。

      2021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治疗犬公益周活动,其中包括治疗犬主题讲座和狗狗见面会的活动,有治疗犬的介绍,也普及了治疗犬会“持证上岗”,这些都旨在通过动物辅助疗法的方式减轻人们的日常压力,让许多人在面对小动物时会得到放松。

      “狗医生”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一个心血管系统对精神压力的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化学制剂能降低血压,但不能缓解病人身体对精神压力的反应。但当病人与一只友善的小狗相处后,血管系统对精神压力的反应大大降低。因此,利用猫狗降低和控制精神压力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

      除了“狗医生”,还有一个项目——“狗教授”,是一项针对青少年“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公益活动, 活动从狗狗的知识入手,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关爱身边的动物,善待所有的生命。

      “狗教授”活动中,学生通过观看关于狗狗知识的视频短片,并与“狗教授”(经过严格挑选的温顺安全的狗狗志愿者)亲密接触,了解伴侣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了孩子们对所有生命的爱与尊重。同时“狗教授”也教导孩子们一些与狗狗安全接触的基本技巧,以及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宠物主人。

      越来越多的狗狗开始参与人类生活,“狗医生”“狗教授”的出现证明动物对于人类不仅是陪伴,也有许多帮助和贡献。动物辅助疗法也是动物可以帮助人类的一个印证。

      最近,有只“狗医生”同时也是“狗教授”的狗狗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首只通过“狗医生”和“狗教授”考试的罗威纳犬Eddie疑似因为嗅闻时吸入了对狗有毒的气体,最终中毒去世。这条新闻的出现让更多人知道了“狗医生”的存在,并且开始讨论城市对狗的友好程度。

      在深圳,服务犬的身影并不少见,多次被媒体报道过的导盲犬安安、平安金融大厦的安检狗、“春笋”大厦的搜爆犬等,都在说明一座城市里,动物的出现,也是在维护人类的安全。

      当“狗医生”的故事讲完了,剩下人类能做的,就是在宠物友好城市这条路上更长远地走下去。近年来,深圳在 “宠物友好”上持续发力,从救助、领养、保护多个方面出发,为宠物及流浪动物打造温暖友爱的城市空间。相关举措的落地,展现出深圳的城市温度。深圳将“宠物友好”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之前了解到的是这些狗狗会去陪伴孤独症儿童,就会想申请这个项目,让‘叉烧’也可以做一些对这个世界有贡献的事情,还有一点是,也增加我们之间更多的回忆。”

      ——豆泥

    (责任编辑 黄燕如)


    友情链接:918博天堂918博天堂918博天堂尊龙凯时尊龙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