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方网站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10年后读博士给自己造了一条腿

2021-12-22

2021年12月22日  华哥看世界

如果你在童年的时候失去一条腿,你会怎么办?

最近有一位贵州小伙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逆袭变装”照,第一张照片中,他身着朴素面带微笑,右下肢残缺,第二张照片他穿着博士服,捧着毕业证,双腿稳稳地站立着。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1.jpg

视频配的文案是:“10年后我去读博士,给自己造了一条腿”。截至现在,这个视频已经获得了170多万的点赞。

01

1987年,孙小军出生于贵州省铜仁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那个年代,农村家庭都不富裕,好在日子过得简单平淡。

小时候的他,可以说是典型的“差等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爱跟同学交头接耳,成绩永远是班里的倒数,老师拿他没有办法,只能任由他去。

学习不用功,回到家也很少帮父母分担农活,每次放学刚放下书包,就抱着篮球一溜烟跑了出去。

三年级的时候,孙小军打篮球不小心摔伤了右脚踝关节,从那天起右腿开始持续疼痛。

“当时我没有在意,觉得只是扭伤,父母也没钱给我治疗,都认为过一段时间会痊愈的。”

后来疼痛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无法正常行走的地步,父母这才带他到医院做了检查。

医院的检查结果是骨髓炎,并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膝盖以上,如果不截肢的话,最多只能活两三年。

命比腿更重要,孙小军在9岁那年哭着失去了他的右腿。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2.jpg

因为家庭拮据,父母并没有考虑给他安装假肢,两根拐杖便成了他离不开的工具。

出院后的几天,孙小军看着在田间劳作的父母,想起了父亲对他说的话:“你肯定做不了农活了,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好好读书。”

他心里明白,由于肢体的残缺,想要跟父亲一样务农过一辈子是不可能了,孙小军一夜之间好像长大了许多。

他看了看消失的右腿,暗自下定决心,只有读书才能救自己!

从家里到学校大约有一公里的路程,由于需要拄着拐杖行走,他比别人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到学校,长时间的拄拐行走还导致两肋酸痛难忍。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3.jpg

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没法撑伞都是小事,雨后湿滑的山路让他时常滑倒摔伤,旧伤疤刚好新的又接连出现。

但是经历过截肢的痛,这些伤痛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只要天气不是很恶劣就坚持去学校听课,那些之前落下的课程也被他重新翻出来自学。放学回到家以后,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半步,吃完饭就开始学习,一直到深夜,第二天再早早地起床赶往学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级的时候,孙小军的成绩从倒数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受到了学校的公开表扬,这让他坚定读书能够改变命运。

从家乡的初中毕业之后,他顺利地进入了贵州省的一所重点高中,第一次离开家独自生活,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尤其是身后那些窃窃私语。可是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

2006年,孙小军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录取,专业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品学兼优的他几乎包揽了学校大大小小的奖学金,整个大学期间的花销只需要家里小部分的支持。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43.jpg

大一时,他无意间听了俞敏洪结合自身经历的讲座——《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场讲座听得他浑身发麻,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要从身体里迸发出来似的。

“从那以后,我每天很晚才会回寝室休息,教学楼11点关灯,我就在走廊里学到凌晨两点,早上6点又会出门,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大学的那段日子,孙小军至今历历在目。

大四期间,孙小军获得了去日本东北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个月还有8万日元(约4500人民币)的补贴用于在日本学习和生活。

而这一次的学习机会,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02

在日本交流学习的一年里,孙小军改变了以往对于日本人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人们都很友好,一切对他来说都很新鲜,这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放松。

2010年,国内本科毕业后,孙小军进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学院学习,之所以选择学习燃料电池,用他的话来说:“想为全球能源行业做出贡献。”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了解到在日本购买假肢是有公费补贴的,想到终于能够丢掉双拐,他打心眼里感激这个福利政策。

就这样,孙小军第一次拥有了量身定做的假肢,可以用双腿行走了。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5.jpg

2012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通过老师的推荐,他加入了索尼公司,负责音响产品的设计开发。

采购,组装零件,听声音,做改进。这是他第一次做产品的经历。在学校研究燃料电池的时候,他接触的都是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这份工作充满挑战,也让他干劲十足。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6.jpg

工作做得顺风顺水,可是通勤却让他十分不便。由于上班期间需要往返于公司在东京的两处办公室,单趟行程他需要走30分钟,再加上路途中有很多楼梯,用假肢行走带来了很大的疼痛感。

作为一个工程师,孙小军向公司提出想要研究更适合残障人士的假肢,但假肢与索尼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不一致,方案被拒了回来。

考虑再三,他辞去了索尼高薪的工作,重新进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JSK机器人实验室,目的是通过学习机器人技术,将其应用于假肢制造当中。

对于将机器人概念融入假肢的理论设想,当时的导师也给予了认可。在读博期间,他还获得了JST机构9000万日元的无偿资助。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7.jpg

因为本身拥有长时间使用传统假肢的经历,在电动假肢的研发过程中,孙小军比其他小伙伴拥有更多的亲身体会,这为他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优势。

毕业前,孙小军同时申请了德国的假肢制造和美国的研究实验室的海外实习项目,但是他明白,即使实习完也不一定能被录取,想要继续研究智能电动假肢,还需要寻找其他的出路。

于是,孙小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一边学习技术,一边参加创业者培训班。他在深圳成立了专门研究智能电动假肢的深圳健行仿生技术有限公司,还获得了种子轮以及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2020年,孙小军和团队成员所研发的产品Robotic Prosthetic Knee荣获红点设计概念奖的顶级奖项——红点最佳设计奖,同时还斩获了当年红点设计概念奖的最高奖项——红点之星奖。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8.jpg

03

“以前真的没有这个想法,纯粹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关于穿上自己研发的假肢这件事,孙小军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的孙小军不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爬山,甚至还可以跳舞和踢足球。空闲的时候,他就会到公园到处走走,他毫不避讳地跟旁人介绍起自己的假肢,因为这是他的骄傲。

那个成了残疾人的男孩9.jpg

疾患与事故无情剥夺一些人站立与双腿行走的权力,但是知识却能改变命运,让一个失去小腿的人重新行走。

孙小军说:“我并没有感觉自己很聪明,如果不是我9岁时被截肢,我根本不会去用心读书,也不会来日本深造,更不会做着智能电动假肢的事业,也许现在还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做着别的事情”。

智能电动假肢只是一个开始,孙小军和他的团队在思索一个更长远的问题,他希望可以把机器人技术的运用拓展到老年人身上,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行走,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我希望让世界上的所有人包括每一位残疾人、老年人、运动不便的人员,都能自由地移动行走,无所顾忌地参加社会活动,勇敢地追求梦想。”

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不公”,合理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人生。从孙小军身上,我看到了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的生命力,看到了即使百般伤痛也要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孙小军就像是一道光,让他们看到了“逆袭”的希望;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感召。

无论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的你,都很了不起!

(责任编辑 黄燕如)


友情链接:尊龙凯时918博天堂尊龙凯时918博天堂